光辉历程
南下征程
长江支队的那些事儿(2)
来源:    浏览:10115次     【字体:



长江支队干部来自不同的层级,有区党委、地委级别的,亦有县委、区委级别的。这个群体的人员,出自不同的领域和行业,包括军事、党务、政府、群团和经济、财政、银行、贸易不同行业,以及教育、文化方面。干部构成较为完善,且经过解放区土改、整党、生产等运动的洗礼,具有长期接受党的教育,熟知党的各项政策,武装斗争和地方治理的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有效地弥补了本地干部地方施政经验和具体方法实践的不足,成为总体工作链条中的重要环节。

接管政权初期,战争依然继续,国民党盘据福建沿海的西洋、浮鹰、北礵、台山、南日、马祖、金门等岛屿,敌机空炸、登陆袭扰频繁。各地区的社情、民情、敌情十分复杂、险恶。长江支队各大队进入接管地域,与地下党、游击队会师后,与地方干部、人民群众一道共同开展工作。首先做的两件大事:征粮支前、剿匪反特。为了军需民食,他们不惧人地生疏、语言不通、敌匪骚扰的不利环境,深入乡村发动群众,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短短三个月,筹积粮草上亿斤,及时支援解放军肃清陆地、海岛上的国民党军残部,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他们注重建立农会组织,发展人民武装,组织乡村、海岛武工队,设立沿海情报小组,加强海防支前工作。组织民兵配合部队解放西洋、浮鹰、北礵、台山、南日诸岛,协助部队实行围剿搜捕藏匿匪特。同时,在各地展开了群众性的剿匪反特斗争和取缔反动会道门组织。先后破获国民党特务组织,平息残匪、“大刀会”武装暴动。其次,开展反霸减租和镇压反革命运动。各地委按照党中央和上级党委有关指示精神,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反霸减租减息和镇压反革命运动。从政治上打垮匪霸气焰和地主威风,从经济上削弱地主实力,改善农民生活,确立农民在农村的政治优势。第三,各县人民政府成立以后,就立即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接管和建设工作。按“先接后管”的方针,即在接管工作中将接管单位分为反动统治机构和企业、文化机构两种类型。凡属国民党反动统治机构,一律予以摧毁,清除其反革命、反人民的制度;凡属企业、文化等机构, 一般是取消其反人民、反科学、不合理的部分,保留其符合人民利益、符合科学及合理的部分,以保证这些机构的工作和生产在接管期间不受影响。企业、文化类机 构除了专业和技术方面的以外,对于其旧的体制,仍将在以后适当的时机加以改造。而在整个接管时期,则实行稳步前进、实事求是的慎重措施,从而保证了顺利交接。在整个接管期间,工作的中心首先是在政治方面,建立各级人民政权,摧毁国民党反动政权机器,确立人民民主专政,肃清反动残余势力,镇压土匪与特务的破坏活动,建立革命秩序,保障人民权利与生命财产安全。在财政经济方面,着重于恢复秩序、安定人心这一中心环节。总的原则是贯彻“四面八方”政策(即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以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由于刚刚解放,需要解决的问题千头万绪,最为突出的是金融混乱和物价飞涨。如果这一问题处理不当,将会直接影响人民生活的安定,影响城市工商业和农业生产。为此,各地、县委根据省委的部署,按省政府的决定,规定新发行的人民币与银元的比价,对地方辅币则采取收兑的办法。通过这一措施,在很短的时间里相对地稳定了物价,使人民币很快树立了良好的信誉。与此同时,各县政府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发放货款支持鼓励农民生产渡荒;开展物资调剂,帮助各行各业恢复生产,力求农、工、商业的维持与恢复。在接管工作中,采取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以慎重负责的精神,妥善处理国民党时代的各类旧职人员。逐步接收了国民党各级政府机关、官僚资本企业、金融财税机构、公立学校和医院,以及交通、邮电、能源等部门,这些措施,保证了各地的生产和社会秩序逐渐恢复了正常,人民政权也得到初步的巩固。接着,各地委根据《土地改革法》提出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为目的,贯彻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区别地消灭地主阶级的阶级政策。划分阶级成分,分清敌我界限;征收没收,开展斗争;查田评产,合理分配土地;做好总结,动员生产。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随着福建省(除金门、马祖诸岛)全部解放。在党的领导下,各地区取得了镇反、反霸、土改和抗美援朝等一系列工作压倒性胜利,为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设及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在长达三年的剿匪斗争中,长江支队干部面对血与火的考验,涌现出一大批感天动地的英雄人物。

长江支队各大队接管的几个区域:

一、闽北地区

入闽之前,闽北部分地区已初步解放。1949年6月初,闽浙赣省委设立了建阳、南平两个专署。第一专署设在建阳县城,第二专署设在南平县城。

8月5日, 王竞成(女,武汉人)、郭述尧带领第二大队与闽浙赣游击纵队会师。8月11日,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决定,成立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由南下干部和地方干部组成专员公署领导班子,专署机关改设在建瓯县城,原建阳专员公署即行撤销。11月底,为方便专署与所辖县的联系,加强对剿匪斗争的领导,专署机关又迁至建阳县城。

第二大队队员们尚未来得及掸去身上的征尘,就迅速各就各位,投入工作。

8月11日,由贾久民、侯国英带领的长江支队第三大队到达南平,与坚持闽北、闽中革命斗争的地方干部会师。8月12日,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决定,成立福建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原南平专员公署即行撤销。

闽北地区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革命战争时期,闽北人民利用境内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地形复杂等地理条件,与国民党反动动势力展开了长达23年不屈不挠的斗争,为闽北的解放和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但是,解放前,闽北的国民党势力比较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驻闽绥靖公署曾一度迁入闽北,强化了保甲制度,完善了区乡联防组织。抗日战争时期,福建省政府内迁,大批军警宪特麋集闽北,1943年,戴笠在东峰开办“第六建瓯训练班”培训大量特务,在闽北建立了特务网络。解放战争时期,保安团(队)等国民党地方武装遍布闽北城乡。由此,解放初期,闽北地区对敌斗争依然尖锐复杂。

先期解放的闽北各县,不仅担负着为南下解放大军筹集粮食给养,支援前线作战的重任,还要维护浙赣入闽的公路干线的畅通。第二、三大队接管闽北后,与地方干部、人民群众一道开展组织人民武装自卫、完成征粮支前、生产备荒、开展减租反霸、建立农村政权五项工作。首先,贯彻省委《关于大军供应工作的指示》,号召人民以最大努力支援前线。他们下乡发动群众,开展征借粮草、筹款支前工作。由于,国民党的长期横征暴敛,人民生活十分贫困,食不裹腹,余粮寥寥。加上地理因素影响,运输多靠肩挑背驮,且时常有残余武装匪特出没袭扰。这给了支前征粮工作带来严重困难,尽管困难重重,闽北人民还是积极、热情地全力支前。不到半年时间,闽北地区完成筹借粮食即3000多万斤,柴草7000多万斤。其次,减租反霸、废除保甲制度,建立乡村人民民主政权。至翌年7月,共废除保甲1051个,建乡、村政权占全区总数的72%。第三解决民生问题﹕帮助乡民生产备荒,发放货款,组织农用生产资料支援农民,恢复耕地面积371.69万亩,打开农村工作局面。恢复自建阳经浦城至浙江江山的通省外公路修复通车。全区恢复公路通车里程575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371公里。恢复中等专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152人;普通中学17所,在校学生1701人;小学447所,在校学生2.62万人。成立扫除文盲委员会,推行“速成识字法”,至翌年底,城乡第一批扫盲8万多人。华东支前公路修建委员会指挥所确定的福建第一期工程——改建分水关(崇安)至南平及建瓯经福州至厦门公路全面动工建设。1951年3月新中国首批水电站建设工程——古田溪水电站一级电站主体工程引水隧洞破土动工,为我国水电站建设库区移民工作以及产生的问题积累丰富的历史经验,等等。

建政初期,闽北各县区频繁遭到国民党残余敌特、土匪、地主反动武装,猖狂地围攻、袭扰。据建瓯南平两个专署1950年上半年统计,两个专署所辖各县共有土匪170多股(在以后清剿过程中发现实际大小股匪有410多股),匪徒15600余人。其中,最大的一股是军统特务王调勋“闽浙赣前线特击司令部”,匪徒近3000人。这些土匪、特务、兵痞、流氓与恶霸地主串通勾结、沆瀣一气,趁政权初建,南下干部情况不熟之机,紧锣密鼓地制造了一起起反革命事件,与新生的人民政权展开了较量。截1951年4月,闽北的匪徒进攻闽北县区乡政府达73次。譬如:

1949年9月,“闽赣边区民众自卫军指挥部”头子严正,聚集土匪、大刀会成员3000多人,攻打邵武县城,割断电话线,洗劫邮电局圣教医院,放火烧毁洒溪公路桥,大肆烧杀掠抢。邵武县委、县政府组织县大队配合守城的解放军击溃来犯的匪众,打死匪徒29名、击伤100余名。

1950年2月,“反共突击军四纵队第十一支队”匪首黄直云,与“闽东北人民自卫军第四纵队”匪首黄炳午串通勾结,围攻古田县杉洋乡公所三天两夜。为了保卫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鹤塘区区委书记关麒麟(山西平顺人)、区组织委员刘学孔(平顺人)、宣传委员孟连珠(平顺人)、干事赵克俊(平顺人)以及杉洋乡农会主席余养强等壮烈牺牲。土匪抢走了50多吨公粮;焚毁商店30多间,制造了震惊八闽的"杉洋惨案"。

1950年春,土匪公然向尤溪县政府投掷手榴弹,先后袭击区公所3次,乡人民政府2次,工作组8次,杀害解放军战士和区乡干部19人,杀害无辜群众297人,奸淫妇女246人,烧房234间,宰杀耕牛166头,抢粮派粮237.14万公斤,劫掠其他物资无数。

1950年4月26日,建瓯县南雅区公所财粮助理员常全(山西安泽人)和武工队王新洪队长率领十三名队员去阳泽乡辖地(北通)征粮,遭遇土匪伏击,全部壮烈牺牲。

为了巩固革命成果,保障社会治安,闽北两地委根据党中央和福建省委的指示,立即开展剿匪斗争。从1950年7月㡳至8月上旬,南平、建瓯两地委分别召开扩大会议,根据省委统一部署,确定南平专区的重点清剿区:以南平、顺昌、尤溪、古田等县交界地带。建瓯专区分三个重点清剿区:以建瓯东部及松政水(吉)县各一部为第一清剿区,由该区各县配合第九十六师2个团集中兵力消灭“特击”第三、四师;以建瓯西部之顺昌及邵武东部为第二清剿区,由该区各县配合驻邵武的解放军2个营负责歼灭“特击”第五师及严正、廖其祥股匪;第三重点清剿区为建阳、崇安、光泽、邵武四县之白塔山地区,由该区四县配合以第九十六师1个团为主力,主要负责歼灭王钟铭股匪。

实行重点清剿这一时期,剿匪斗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绝大部分股匪已被歼灭,主要匪首大部分已被捕获并依法惩办,全区95%以上地区已基本上安定。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共歼匪2800余人(含自新、投诚)。但仍有2000多名小股土匪盘踞在偏僻山区,分散或窜出外区隐藏待机,白天为民,晚上变匪,时集时散,伺机进行破坏,继续危害人民。

1950年11月下旬,根据省委、省军区对剿匪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展开了对盘踞在这一地区的蔡缄三(叛徒)、毛景涛、江家星等几股土匪的清剿。在主力部队与地方武装配合下,首先把通匪、窝匪分子集中管训,打断匪首耳目后,组织1000多名民兵群众参加大搜山围剿,击毙匪首江家星、姚岭;抓获毛景涛、蔡缄三、洪启述、朱文生等匪首。郑荣山等23名匪徒走投无路,被迫投降。瓦解刘介、毛景喜、戴献养等三大匪首,逼使匪首师振如自杀。至此,猖狂一时的司前乡匪患被平息。

在松溪县对仍还负隅顽抗的伊振声、张中午股匪,展开了全面的攻势。于1951年农历正月初一,张中午持枪顽抗,被当场击毙。尔后在碓下坑山上将伊匪包围,击毙其企图反抗的伊匪卫兵,擒获伊振声匪首等6人。至此,松溪县股匪基本消灭。

1月28日,南平军分区一部,将匪“特击”一师师部包围在大横乡,俘匪参谋长侯元顺、情报科长于亮等人,缴获机枪1挺,冲锋枪、步枪33枝。南平县大队第三连配合主力部队,在双峰田围歼了匪第二团团长丁杨生、第六团团长张明兴及参谋长罗立品等10多名匪徒。

在人民解放军强大的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势下,土匪十分惊慌,内部混乱。匪“特击”三师三一三团团长陆凌汉、三一四团团长徐邦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率部下山向剿匪部队投诚。到了3月初,“特击”三师其部属除被歼灭以外,大部已下山自新,匪师长吴金荣等9人躲在九仙山的黄口村后门山上洞里被解放军抓获。4月,匪“特击”二师师长潘文珊等人窜入峡阳区观音坪村一农民家讨饭时被活捉。1951年初,驻上饶的解放军第八十二师二四六团日夜兼程南下,古田县军、警、民全面动员,经过2个多月的军事围剿,黄直云、黄炳午等10多个匪首先后落网,大股土匪均被剿灭。共歼灭和瓦解土匪1200余人,缴获各种土炮30门、机枪18挺、长短枪810支及长矛、大刀、子弹和一大批军需民用物资。

由于,剿匪部队作战顽强,各区县充分发挥地方武装和民兵的作用,加强内部控制,断绝土匪与外界的联系,使这一阶段取得了剿匪斗争的重大胜利。自1950年11月至1951年4月底,全区共歼匪(含毙、伤、投、自新,不含公安破获和捕俘)2375人。闽北地区股匪已告基本肃清,胜利地完成了省委、福建军区限期肃清闽北成股土匪的任务。(1)

二、闽东地区

闽东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南连省会福州,北接浙江温州。依山傍海,山峦叠嶂,海岸线长878公里。闽东地区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子恢、陶铸、叶飞、曾志、马立峰、詹如柏、范式人、阮英平等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是中央红军长征前全国八个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和中央红军长征后党在南方的最后一块革命根据地。闽东无数热血男儿为共和国的诞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

1949年6至7月,以三野第二十一军六十三师参谋长李光军率领一八九团、以傅绍甫率领第三十一军九十三师两路进军闽东,在浙南游击队、闽东游击队的配合下,先后解放了福鼎、柘荣、霞浦、宁德、寿宁、福安等地。

1949年9月19日,王毅之、康润民率领第六大队抵达福安赛歧镇,与闽东地下党、游击队胜利会师,成立中共福建省第三地方委员会(后称福安地委),王毅之任书记(沁阳人)。同时成立福安军分区,司令员陈挺(福安人,原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三师师长)、政委王毅之。

9月20日,中共第三地委召开第一扩大干部会议(即会师大会),地委书记王毅之向大会作《关于情况方针与任务的报告》,报告分析了今后在初建闽东中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困难。

有利条件是:1、有游击队1200人,加上两个正规军连骨干,是武装建设的强力基础。2、政权,除个别县外已普遍建立,政权工作有了一定的盘基。3、党在闽东群众中影响广、感情深,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坚实基础。4、在长期革命斗争锻炼成长的老闽东干部,是开展工作的宝贵人才。

关于困难问题是:1、“钱粮方面虽比原先估计要好些,譬如:赛歧镇月可收税500万(旧币),福安月可收税1200万(旧币),现有大米50余万斤,足夠党政军民万人吃一个多月,不久即可征收新粮"(2)。但也并不乐观,为因闽东沿海的西洋、浮鹰、北礵、台山等岛屿仍未解放,支前任务繁重。尤其是1934年闽东红军北上抗日后,闽东大片苏区备受敌人的摧残,经济十分萧条,物资严重匮乏。加上山高路陡,无一寸公路,征运粮食困难,群众尚未发动起来。2、闽东海防线长,敌机、特务经常窜犯,当地土匪、反动会道门活动猖獗。3、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等等。

因此,提出了当前的工作方针是:迅速整顿发展地方武装,集中力量清剿残余匪特,维护社会治安。整理财粮、税收,恢复群众生产和市场贸易,调剂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建立政治、军事、经济的革命统治。

会议布署了几项任务:首先是开展发动群众、政策宣传、军事打击三者紧密结合的剿匪斗争。同时,对大刀会等会道门进行宣传瓦解工作,明令其解散,交出隐藏枪支,惩办首恶。其次是整理财粮、税收,根据需要适当借粮,并宣布在交公粮时扣除。税制除个别废去外,原则上不变。确定统一币价,发放人民币,稳定市场、物价,调剂民生。第三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接收、建立、调整县区两级政权。一切移交和接收必须点清造册(包括财产)。审查旧职人员,量才录用;明令解散国民党县参议会。建立办公制度,完善各项工作秩序。

会上,王毅之还着重强调严格组织纪律,要求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搞好干部队伍的团结。原“闽东工委”领导人黄垂明、陈邦兴同志也在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热情欢迎南下干部,表示在新地委领导下,共同搞好闽东工作。会议最后宣布第六大队各中队接管区域以及各级机关领导人名单。

9月28日,第六大队各中队徒步奔赴岗位,与各县地下党、游击队会师,组建县政权机构开展工作。(福鼎县解放初期属温州地区管辖。10月,归属福建省福安专区管辖。翌年夏,人事任免权才归福安地委。)

解放初期,闽东境内的国民党残余反革命势力(即土匪、特务、恶霸、反动党团骨干和反动会道门头子)仍旧强暴,活动十分猖獗。1949年,全区共有武装土匪特务四十七股,加上大刀会会徒,人数1万余人。这些匪特、会徒在其他反革命分子的配合下,从1949年10月起,相继袭击福安银行,枪杀武委会干部,并劫走人民币40余万元(旧币)。又两次袭击福安第三、五区,掠取基金250万元(旧币),步枪一支。围攻宁德县三都澳派出所,派出所所长吕学政(高平人)与匪徒英勇搏斗,壮烈牺牲;枪杀到渔池头执行任务的霞浦县公安局3名队员;在霞浦县沙江和大京杀死砍伤群众37人。

1949年10月,中共福安地委发布《关于肃清内地散匪及整顿发展地方武装的指示》,号召全区党政军民紧急动员,全力支援剿匪部队的清剿行动。展开剿匪护粮、掩护公粮征收、协同群众保卫秋收等运动。

11月,地县成立剿匪指挥部,以福安、宁德、寿宁、霞浦四县为重点实施清剿。11月初,率先剿灭盘踞三都澳一带海岛上的残匪。12月中旬歼灭范乃扬股匪主力1个中队,击溃陈文基股匪。俘虏中队长1人,共歼匪398人,投降61人,俘虏18人。缴获短枪支72支,长枪722支,机枪1挺,初战告捷。

1950年1月,中共福安地委、第三军分区召开剿匪工作会议,对地方武装的建设、剿匪区域和兵力部署作出调整。重新划定三个清剿区:第一区为霞浦、宁德两县及福安部分地区,以福安甘棠为中心,由第八三师二四九团团部直属队和第1营并指挥地方武装一部共约13个连兵力负责清剿;第二清剿区为周宁、福安、寿宁交界地区,以周宁县城为中心,由该团第三营并指挥周宁县大队负责清剿;第三清剿区为寿宁县境,以斜滩为中心,由该团第二营并指挥寿宁县大队负责清剿。此外,福安县大队部署于以社口为中心的福安、寿宁交界地区;福鼎县大队、柘荣县大队各自部署该县境内。3月下旬,第三十二军二八五团一营接替奉调的二四九团,负责三都澳及东冲半岛地区的海防及剿匪任务。

清剿开始后,剿匪部队战士不怕疲劳、长途奔袭、穷追猛打,取得较大战果。第二四九团二营追击至浙江庆元,歼灭范乃扬匪部第三连,俘获匪首胡宣佑以下28人。该团第三营追击周宁土匪至政和西岩村土匪老巢,俘匪50多人。福安县大队击毙匪首王长延、俘匪17人。至1950年4月,全区又歼匪569人。

5月初,第七十五师一部配合军分区警备团4个连、寿宁县大队1个连共约9个连的兵力部署寿宁、周宁继续剿匪。福安县大队以2个连兵力追剿扬发茂、王神藩股匪,警备团第三连集中追剿范乃扬余部。不到两个月,歼匪213人。

在剿匪斗争中,地委、专署1950年2月决定,各县区结合剿匪,开展打击、取缔大刀会反动会道门的斗争。同时,根据党关于严厉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指示,全区展开了打击大刀会为主要内容的平息反革命暴乱的斗争。

这一时期,闽东境内残匪、大刀会反动会道门虽受到重创,但仍不收敛。在1950年3月,寿宁县匪首范乃扬的“游击第三团”与驻马祖岛的国民党海防司令朱绍良部接上关系,扩编为“中国人民救国军第三纵队闽浙边区游击总队”,范乃扬任总队长。这股土匪连续作案:在斜滩钱塘保金鸡山杀害农会会员2人;在南阳乡院洋、花岭等村杀害农会干部4人;枪杀了到寿宁执行任务的军分区独立团三连文化干事黄邦强及3名战士。1950年8月3日,寿宁县大队黄明率9名战士从福安护送两担人民币与部份军用物资回寿宁,途经斜滩马岭亭遭范乃扬股匪100多人伏击。同日,中国人民银行福安中心银行调拔给福鼎支行的50亿(旧币,折人民币50万元),运至花亭村,遭杜谋平股匪伏击,8名武装押钞队员,3死1伤,巨款全部被截劫。

严重的匪患引起上级领导的高度。福建军区调第六十三师一八九团三营及该师警卫营共8个连兵力加强闽东地区海防及清剿力量,重新布署兵力:寿宁县为第一清剿区,指挥所设寿宁斜滩,由军分区警备团3个连、福安县大队3个连、分区警卫连、寿宁县大队1个连,负责彻底清剿范乃扬股匪;福安、霞浦、宁德毗邻地带为第二清剿区,在霞浦县溪南设指挥所,由霞浦县大队3个连和军分区警备团第五连负责清剿杨发茂、王神藩两股匪。此外,以福鼎县大队2个连协同浙江泰顺军民清剿杜谋平股匪。不久,军分区又先后调遣特务连和轮训队官兵加强第一、第二清剿区兵力。

在清剿中,驻寿宁剿匪部队很快逼近范乃扬股匪并击毙其中队长张阿贼、张阿蒿等骨干87人。福鼎县大队在浙江省平阳境内击毙匪首杜谋平,福安剿匪部队击毙匪首林先平、刘嫩弟等。与此同时,寿宁、霞浦等县先后公审并处决俘获的匪首李永棠、陈真松、袭方俭等,震慑匪徒,鼓舞群众。并且开展政治攻势,包括股匪中队长以上的一批骨干向剿匪部队投诚,8~11月,全区又歼匪434人,其中中队长以上骨干34人、投诚245人,区内几股主要土匪基本被击溃。

1950年11月底,第三军分区和剿匪野战部队,发挥主力部队、地方武装和民兵三者结合的力量,进一步部署剿匪计划。1951年1月,驻寿宁剿匪部队与公安机关密切配合,发动群众,侦悉匪首范乃扬潜伏地点后,连夜冒雨奔袭,包围横山村南大山岗并进行严密搜索,终于在23日凌晨将其击毙。2月,福安县抓获匪首李石木、王神藩。3月,寿宁生擒范乃扬股匪副司令陈文基,接着击毙其参谋长柳权。

1951年底,全区共歼灭匪徒2179人,俘匪600余人,投诚自新741人。破获特务组织案67件,逮捕反革命分子691人。在闽东地区活动的大股主要土匪被剿灭。剿匪部队大部撤离后,由各县、区、乡配合驻县大队及公安部门成立清匪委员会,继续肃清散匪。据不完全统计,截1953年10月底,全区共逮捕反动会道首1749人,退会会徒11563人,缴获土炮44门,刀、矛6712把,枪支18支,收缴会道费折人民币5万多元。逮捕各种反革命罪犯9800人,其中依法惩处5894人,管制1702人,教育释放2204人;以不捕管制自新登记等办法处理3590人,驱逐隐蔽在宗教内反动分子4人。(3)

在进行剿匪斗争的同时,全区展开民主建政、减租减息、宣传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运动。

民主建政是从废除旧社会遗留的保甲制度,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开始的。1950年9月,全区建立了45个区政府和540个乡、镇政府。废除联保202个,保2058个,普遍废除了保甲制度。

在民主建政中,贯彻党中央“团结、利用、改造旧职员”的方针以及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录用旧职人员工福利156人,吸收省立三都中学、福安师范、高级农业职业学校的学生365人到专署干校培训,充实干部队伍。同时,注重培养工农基层干部,培训1500人,选拔500人参加农会工作队。

1949年11月,福安地委召开县委书记会议贯彻省委关于农民减租的指示,提出秋收征粮、减租反霸两不误,全面开展工作。翌年元月底止,入仓公粮2400余万斤;并于上半年完成全区减租反霸的工作任务。

1951年2月,福安地委号召全区人民以实际行动投入抗美援朝这一爱国运动。全区掀起报名参军热潮,仅三、四天,报名参军人数达8000余人;十天内完成征兵任务。在很短的时间里,全区超额完成2.5架飞机的捐款任务。

1951年初,福安地委按照省委的总体部署,先后抽调专区、县干部8000余人组成工作队赴547个乡(镇),分三期开展土改。按《土地改革法》的规定,共没收、征收土地82·81万亩;以及据300个乡(镇)统计没收、征收耕牛3584头,农具48587件,家具3万多件,房屋14410间,粮食390万余斤(入国库),还有山林、果树等分配给82万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土改的完成,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专署及时拔出30万斤大米贷款,帮助农民解决肥料、种子农具水利渔业等生产资金。促进农民春耕生产,兴修水利,发展茶叶、油茶、果林经济。这一年农业生产收获喜人,据统计,1952年全区粮食总产量482·69万担,比1949年增长30·8%;全区农业总产值6309·72万元,比1949年增长40·2%。土改后的第一年秋征工作,全区不到一星期就完成征粮任务。

这一时期,福安地委十分重视海岛民兵建设,在拥军爱民和军民联防工作中做出突出业绩与贡献。涌现出了一批民兵模范和民兵模范村。组织民兵从事生产护航,配合部队向匪占台山、西洋、浮鹰、马刺、魁山诸岛进剿,至1953年7月,盘踞在闽东沿海各岛的海匪被全部肃清。

民主建政、减租减息、土地改革的胜利,为完成党在新民主主义过渡时期的任务,顺利地向社会主义转型,奠定了社会政治基础。

三、闽侯地区

闽侯地区人杰地灵,文化厚重。近现代历史上,闽侯地区著名人物灿若群星。近代中国第一个反帝民族英雄林则徐,马尾船政的创办者沈葆桢,启蒙思想家严复,最早介绍西方文学的翻译家林纾,戊戌政变六君子之一林旭,黄花冈七十二烈士的林觉民、林文、方声洞、王灿登、卓秋元、胡应升、罗乃琳、林西惠等,爱国华侨黄乃裳,尤其是工人运动领袖林祥谦都是闽侯地区的儿女。

闽侯地区是全国著名侨乡,亦是闽浙赣区委城工部诞生之地。1948年,为了配合人民解放军正面战场作战,城工部、闽中地委所属组织在闽侯地区建立十几支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打击国民党地方武装,摧毁其基层政权,控制部分农村地区,为解放闽侯地区创造条件。

1949年8月底,长江支队第四大队由郝可铭、温附山率领,进入闽侯地区开始接管工作。9月16日,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署在闽侯螺州成立。专员温附山到任后不久,主动向省委建议让熟悉本地情况、且有较高威望的陈享源同志担任专员,自己甘当副手。

第四大队进入接管角色的第一个月,做好了思想、组织、事务、物资、军事、新闻接管、社会文化经略等全方位准备工作。

福州解放后,三野第十兵团主力南下解放闽南和沿海岛屿。国民党有计划留下的军政特人员搜罗被解放军击溃的地方反动武装和惯匪、流氓、恶霸,组成20余股土匪武装;国民党当局还不断派遣海匪、特务潜入闽侯地区,与土匪互相勾结,盘踞一些山区、岛屿,进行颠覆新生政权、破坏交通、残害人民的罪恶活动。1949年9月26日,刚建立的闽清县第四区政府遭到残匪、大刀会的潜袭,区委书记席长茂、区长徐英贤等五人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闽清十一都事件”案发后,闽清县委立即组织力量追剿逸匪。10月上旬,闽侯军分区集中独立团和特务营2个连,进剿闽清、永泰的匪“国防部第二纵队”第四、第五、第六团。另外,解放军八十三师长途奔袭,在各地剿匪指挥部所属剿匪部队的配合下,经过2个月清剿,全歼在永泰的匪第五团,在闽清的匪第四、第六团也大部被歼,余部转入分散隐蔽。同时,闽侯县驻军二十八军工兵营对该县西部的匪“福建省保安第二纵队第七团”岳嵩部,也给予沉重的打击,迫使其分散逃窜。永泰梧桐区队夜袭俘竹峰,歼灭匪“莆仙永反共救国军”中队长以下17人。至12月底,全区歼匪1994名,其中俘匪纵队司令朱子香、四团团长俞贤林、五团团长徐国材以下878人,毙伤匪71人,瓦解匪众1045人。

解放前,福建人均耕地全国最少的省份之一,农民承受“地有赋,田有租、丁有役、产有贡、物有税”的沉重负担。遇上自然灾害,稻薯绝收、田地荒芜。加上兵荒马乱,则土地抛荒,卖妻鬻子,流离失所,“盖因农家经济之日趋低劣而流落外地”(4)。解放初期,福建农村经济非常萧条。由此,闽侯地委在从事剿匪斗争的同时,因地制宜,先搞减租反霸工作。1950年1月底,永泰县废除保甲制度,建立乡人民民主政权。3~4月间,罗源、连江、闽清、闽侯等县相继废除保甲制度,乡人民政权分批建立。同年春节省委书记张鼎丞带几位熟悉农村的领导干部亲临闽侯前屿村调研。根据当时大多数地区内建立了农民协会,基层政权大部已经建立,全省150万农民参加了农会的情况,实行满足农民生存需要的土地政策已势在必行。对此,省委审时度势,率先在闽侯地区搞土地改革试点。9月后,闽侯地区各县相继开展土地改革,至翌年3月结束,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国民政府田赋制度,从而赢得广大农民对政权建设的支持。历时一年的土地改革,全区征收土地数量约占耕地总面积的43%。占农村总户数83.4%的无地或少地的雇农、贫农、中农分得了占征收耕地90%以上的耕地。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积极兴修水利,扩大耕地,选用良种,取得了丰收。当年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长8.8%。农业生产互助组也迅速发展,互助合作有效地调剂劳力、农具、耕畜的余缺,保证及时播种,改革耕作制度,单位面积产量有很大提高。整修、改造,扩建长乐莲柄港灌溉工程,加固福清县天宝堤坝、闽侯县的荆溪、上街、南屿、南通等防洪堤,免除闽江下游洪水给沿岸人民带来的灾难,并整修一批小型引水工程。同时,采取铲除渔霸、发放渔贷、配售渔盐、扶持渔民修船置网、平稳市场鱼价、调整劳资关系等重要措施,闽侯地区渔业生产迅速恢复。1950年,全区水产品产量达3.44万吨,仅一年时间就超过历史上最高年产3.2万吨的水平。(4)

1951年1月,省政府要求各县在土地改革中,选择自然条件较好、80亩以上连片的土地作为县农场。1952年,永泰县成立北斗农场。同年,闽侯专署在闽侯县成立专署农场,土地面积700亩,为当时全省最大的农场。

1950年初,闽侯军分区及所属地方部队刚刚组建,福州地区兵力有限,加上二十八军相继南调,各地土匪遂由分散到集中,疯狂进行破坏活动。同时,沿海岛屿的海匪不断袭扰大陆沿海地区,潜伏的国民党特务则组织大刀会阴谋暴动。尤其在2月17日(农历春节)拂晓,平潭县反动会道门"同善社"的武装组织--大刀会,分别包围县城驻军245团参谋处和中正堂步兵连,各派10多人伪装向解放军拜年。解放军不明真相,毫无防范,当场被杀死多人。团参谋长立即组织机关人员和通信连进行反击。大刀会"法师"林厚彬首先被击毙,另一"法师"钱文彬也中弹逃跑,部分会徒相继中弹倒地,余者争相逃命。进攻后田、官井各点的暴徒,也以拜年方式接近驻军。驻后田解放军机炮连因机炮无法近战,当场被砍死10人,伤20人。连长立即下令反击,毙、伤暴徒32人,其余四散逃命。驻官井的解放军步兵连,在被砍死一个哨兵后,部队立即组织反击,毙、伤暴徒11人,俘虏100多人。平潭县第一区区委副书记郑彩会(阳城人)带领区干、民兵们占领后山制高点鸣枪警告驱散了一批受蒙骗的群众。一场大暴动很快平息,共击毙大刀会暴徒76人,击伤47人,俘虏230多人。解放军牺牲15人,伤34人。(5)

为了巩固人民政权,维护社会安宁,使革命和建设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闽侯地委、军分区和驻军相互配合,发动和依靠群众,全力开展剿匪斗争。1949年5月,剿匪力量重新调整部署:

1、以警备团团部、三营和闽侯县大队驻于福州西北,继续清剿关依七、郑经明等股匪,并保障福古公路和闽江的交通安全。

2、以警备团二营配合福清县大队,清剿江阴岛窜至福清的葛应宽股匪,维护福厦公路的运输安全。

3、以特务营二、三连,分别配合长乐、永泰县大队,清剿长乐郑刘妹股匪和镇压永泰大刀会活动。

经过1个多月清剿,福清葛应宽股匪于渔溪、东张及莆永闽边境被歼259人,葛匪及其余部被迫分散逃入莆田地区;长乐郑刘妹股匪被全歼;其余各股匪遭到打击后,再次转入分散流窜;永泰、闽清大刀会活动均被镇压下去;平潭县大队1中队在驻军二五一团1个排配合下,进剿屿头岛海匪,歼灭匪“福建海上保安第一纵队”1个中队。至6月全区共歼匪512名。

4~6月剿匪虽取得一定战果,但由于兵力分散,未能给予主要股匪以歼灭性打击,多数匪首逃脱。加上在执行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方针时存在“宽大无边”的现象,一些惯匪没受到应有的惩罚,在释放后重新为匪。原被打击后流窜的匪首岳嵩,重新纠集160余人组成“闽(侯)永(泰)忠义救国军联合纵队”7个支队,活动于闽侯竹岐、上塅、南阳和永泰白云地区,气焰十分嚣张。军分区集中警备团、分区警卫连和闽侯县大队2个中队共12个连兵力,对上述地区进行重点清剿。首先给予军事打击,迫使其分散隐蔽,尔后采取驻剿挖根,发动群众,控制匪属和通匪分子,断匪粮食,布建情报网,化装便衣侦察,发现匪情及时追踪搜剿,经过1个月清剿,除匪首岳嵩等少数几个人潜逃外,该股7个支队均被歼灭。7月上旬,闽清各股残匪联合尤溪郑长坤股匪100余人,集结于闽清半岭、西山一带,企图进攻区公所,闽清县大队和分区警卫连随即组织围剿,歼其一部,大部则溃散潜伏于两县边境地区。7月21日,平潭县大队二区队进袭吉钓岛,匪“福建人民反共突击军四纵队二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以下4人被歼,余部乘船逃走。8月中旬,福清县大队进剿江阴岛海匪,先进行围攻,俘匪65人,随即发动群众,开展政治攻势,争取分散隐蔽的93名匪众自首,该岛海匪遂告肃清。

8月底,警备团全部转移到闽侯北部清剿,先后歼灭关依七、王花弟、吴必升等股匪。同时,罗源县大队及五区队清剿“福建人民反共突击军四纵队”李立毅股匪,连江县大队及三区队清剿吴潮祯、陈兰青等股匪,永泰县大队及二、三区队清剿柯甫泰、廖道望等股匪也取得一定战果。罗源县通过召开群众大会,镇压一批罪大恶极的顽匪,广泛宣传“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的政策,积极做好匪属工作,争取李立毅股匪大队长以下26人下山自首,尔后对天堂山一带进行重点清剿,给该股匪以沉重打击。这一时期,由于采取包打、包剿、包发动群众的做法,调动各剿匪部队的积极性,7~9月取得歼匪892人的战绩。

重点清剿一年来,累计歼匪4052名(未含刀匪和公安部门歼匪数)。(6)

这一时期,闽侯地委根据中央的教育方针,对旧学校接管、接收、改造后,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闽侯地区的教育在短期内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截1952年全区工农子女在中小学的比例比1949年提高3倍。

与此同时,闽侯地委按照“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方针,对全区私营经济给予扶持,并适时采取限制和引导的政策、措施,恢复私营经济,平抑市场物价,促进城乡物资交流,赈济失业人员,安定人民生活,为私营经济沿着国家计和符合国计民的轨道发展创造了条件。

      
Copyright@2017-2024 宁德长江支队 (www.ndcjzd.com) 宁德市长江支队研究会   版权所有  闽ICP备19021258号-1
电话:0593-2883688 传真:0593-2883688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署前路14号3号楼
法律声明    技术支持:海峡四度
  • 微信二维码
  •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