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6月20日专电(记者 刘翔霄、王学涛)坐落于山西东南部高平市王报村的二郎庙戏台,据文物古建专家考证,是我国迄今发现较早的戏台实物。
这座建于金代的砖木结构古建筑,虽因年代久远、规模偏小而显得有些“落伍”,但每逢庙会仍能供当地人登台演出。
文物古建专家、原山西古建研究所所长柴泽俊曾对山西的戏台进行过专门系统的研究。他告诉记者,据目前所知,山西较为完整地保存有金代戏台1座、元代戏台8座,在我国各省份中第一无二。其中,有些仅有碑文可证,但王报村二郎庙金代戏台的实物尚存,较资料更为准确,尤为可贵。
在这座戏台台基的束腰处,至今还保留着“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3年)十月五日起记”的题记,证实了这座我国最早的戏台实物的“年龄”。戏台为平面方形,为单檐歇山顶,但因历经风雨残破严重,文物古建专家推断,始建时或为十字歇山顶。
柴泽俊说,宋金时期戏剧登上戏台是我国戏剧史上的一个重大发展。当时戏剧不仅存在于重要的商业都市,而且普及到村镇和山庄,成为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历史文献对此虽有所记述,但活动地域和演出状况等都不够形象确切。这些保存至今的历史文物和考古发现,对此作了有力说明,也大大弥补了文献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