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回顾历史
“南下精神”永放光芒
来源:    浏览:2693次     【字体:

2012年盛世龙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的一年,是党的十八胜利召开之年。我作为一名“南下干部”感慨万千,为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感慨,为我们的幸福生活感慨。想想我们当年响应号召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到福建宁德已经63年了,我已经从一个壮志青年到现在暮年老人,不知不觉地思绪万千,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

我们南下干部为革命和建设倾注了心血和汗水,献出了我们的青春年华,有的同志甚至生命,“南下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南下精神”就是:热爱国家、对党忠诚的思想品德;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作风品德:服从大局、不讲条件的职业道德:大公无私、不拘私情的社会公德。他们是“工作向高标准看齐,生活向低标准看齐”,一辈了“清清白白做官、勤勤恳恳办事、老老实实做人”无愧一生。

回首往事,能为新中国的建立,为福建的建设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我感到无比自豪和欣慰。

1949年,为了响应党中央、毛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中共华北局从太行、太岳两个老解放区选调4800多名优秀干部,按军事建制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随军南下。这批干部,三次改变原定方案,行程3000多公里,最后到达福建,当地人们尊称我们为“南下干部”。当时,长江支队第六大队800多名干部,进入闽东地区,参加剿匪、减租、反霸、征粮、支前、土改等工作,为闽东地区解放初期的政权建设和社会发展奉献青春年华。

第六大队于1949年3月9日从山西省晋城出发,随后经过短暂训练。一路上,他们背上30多公斤的背包,翻山越岭,横跨了黄河、长江、钱塘江、途经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福建等8省63县。其中高平县抽调了117名干部编为六大队二中队,1949年3月14日,南下干部出发前,高平县委、县政府组织了热烈的欢送仪式。


15日,南下干部到达长治市,听取了太岳区党委领导的报告。换装后,出发南下,历经千辛万苦,于同年9月19日来到宁德与当地游击队会合,接管了旧政府。

1949年11月,福建省委派专人回华北太行、太岳两地,接女干部和家属到福建工作与家人团聚。春节过后,共接至福建女干部和家属500多人,为南下干部扎根福建、建设福建坚定了信心。

1951年1月3日,是宁德历史上翻天覆地的日子,伟大的土地改革运动,就在这一天拉开了帷幕,这是一个应该永远纪念的日子。

土地改革是民主革命时期,要完成的三大任务之一(消灭封建),是一场广泛的、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是彻底解放生产力的唯一途径,是党的革命事业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向社会主义迈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进行了认真的调查摸底,分类排队。根据摸底的情况,县委决定全县土改分三期进行,先在土地集中、封建势力强的31个乡开展。为了集中优势兵力打响第一炮,1950年12月下旬,开始训练土改干部,月底训练结束,参加土改的部队干部到县。县委采取了重点配备,点面结合的方法,由县委宣传部长李天瑞、县委委员张立夫、常建业、姜怀喜、王培珍等5同志率领504名干部,于1951年1月3日进入阵地,并确定鹏南、漳湾、八都、濂坑、拱屿等五个重点乡直接由5名县委委员分别指导。并相应成立土地改革委员会和办公室。

在具体作法上,各乡的土改运动均分四个阶段进行,即:宣传发动整顿组织;划分阶级;没收分配;结束土改转入生产。在领导方法上采取带、推、跳、点面结合的办法,为了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在完成没收地主五大财产之后,先将土地分配下去,其余四大财产留在农闲时分配,目的是争取时间,不违农时。截止1952年元月底,全县胜利地完成了土改任务,在整个土改过程中,将土改,镇反(清匪、清理刀会)、抗美援朝结合在一起进行,使其互为促进。

通过一年的艰苦复杂的阶级斗争,紧密围绕土地改革进行了镇反,清理土匪、清理刀会、抗美援朝等工作,从而彻底消灭了封建,广大贫雇农经济上彻底翻了身当家做主,这是几千年来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我记得,那时我们工作组进入阵地后,1950年春至当年秋,大刀会先后在三都、飞鸾、城关暴动两次,参加城关暴动的刀会徒就有900多人;在两次暴动中我牺牲干部3人。刀会头子以“’喝了黄表符刀枪不入”的鬼话欺骗会徒参加暴动,但当他们走到银行门口时,就被李根发同志一枪击毙一名刀会“天将”,揭穿了刀枪不入的骗局,吓得一群乌合之众抱头鼠窜。当时在全县范围内统一行动一举逮捕了96名匪特地霸,并在城关、飞鸾、三都等区处决了22名罪大恶极的刀会匪首,大刹了反动气焰,大长了广大群众的威风,彻底清理了反动大刀会。消除了群众的顾虑,坚定了贫雇农土改分田的信心。

从此宁德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昂首阔步奔向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63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瞬间。1949年南下我们大多数是20、30来岁的年轻人,在行军路上,有些同志病死,有些同志在敌机的袭扰和轰炸中牺牲了。现在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先烈,表达我们思念之情,正因为有了先烈的崇高,先烈的无私,才有如今山清水秀,政通人和的现在。我们一定要继承先烈的遗志,发扬光大革命传统,精诚团结,开拓创新,以实际行动来完成先烈末了的心愿,以之告慰先烈在天之灵!

我们当时离开养育自己的家乡,告别亲人,就把闽东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扎根基层,废寝忘食,不畏艰难、舍生忘死的精神品质为稳定当时社会秩序、恢复生产、进行土改等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在与当地干部一起工作期间,我们作为南下干部那种无私无畏、同甘共苦、廉洁奉公、全力以赴的工作作风深深感染着当地干部,

风风雨雨几十年走过来不容易。长江支队南征闽疆到今已渡过了63个春秋,怀念过去的日子,并不是想回到大家共同清苦、物质贫乏的年代,而是希望广大干部群众能传承和发扬好那一段日子的精神财富,继续做到了解人民、关心人民和人民群众心连心。

今年 月山西省高平县县委书记 同志亲自率领一行人专程到宁德来慰问我们这些老人家,我深受感动,感谢家乡的父老乡亲没有忘记我们,感谢领导给我们无比的荣耀,中共高平市委党史研究室将长江支队六大队二中队南征前的集训地列为革命遗址,让家乡的下代记着解放初期有这么一批热血青年,并且山西省高平县县委领导前期还我们宁德拨来专款在蕉城金涵水库旁建造了“长江支队南下记念碑”。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各个历史时期,我们这些南下的干部同福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忠心耿耿,不为名利,为福建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能够很骄傲地说:我们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三晋大地的父老乡亲。

“南下精神”在于它不断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南下精神”需要代代相传。长江支队好比“种子”在八闽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以“南下精神”为典型和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坚实基础。

南下闽疆到今已渡过了63个春秋,南下时风华正茂的我们,到现在许多同志已经作古,长眠于南疆九泉之下。健在的我们也都年过古稀、两鬓斑白。我们在八闽大地艰苦奋斗几十年,与福建广大人民建立了血肉关系和荣辱与共的深厚感情,已在闽疆大地深深扎下了根,成为了一个语出闽腔的福建人。

让长江支队创下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永放光芒,流芳百世!

我希望老一辈所铸成的坚强、对党的忠诚、对国家、人民无私奉献的品质和为人宽厚朴实、清正廉明的品格深深地烙印在我们儿女的心中,让“南下精神”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作者:宋忠庆     

      
Copyright@2017-2024 宁德长江支队 (www.ndcjzd.com) 宁德市长江支队研究会   版权所有  闽ICP备19021258号-1
电话:0593-2883688 传真:0593-2883688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署前路14号3号楼
法律声明    技术支持:海峡四度
  • 微信二维码
  • 微信二维码